作为应用的运营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繁冗杂乱的用户反馈信息,面对各种有着不同需求的用户。一位App运营总结说,处理好用户反馈有两条原则:
第一:用户是上帝,有了需求理应积极响应不抛弃;
第二:用户吐槽心不堵,就当自己是保姆。
当然,遇见奇葩用户和那些超人类的需求,就得切换成外星人的思维,大开脑洞!
那么,从产品经理角度来说,又该如何在App内搭建一个更高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呢?
第一,在产品设计时,把“用户反馈”入口做地尽量明显,给用户充分吐槽的机会,千万别遮遮掩掩(来自豌豆荚产品设计师崔怀舟在知乎的总结)。
1.“用户反馈”不往“设置/其他”等深层级隐藏,直接放在用户主界面、主路径附近,让用户“随时随地”可以“骂你”,对新上线的产品更要使用这样的“极端”手段收集反馈来快速迭代;
2.“用户反馈”要有意识得引导用户输入“邮箱、手机或QQ”等联系信息。比如联系方式栏使用默认文字引导、联系方式栏和反馈内容栏分离等,使反馈可追踪;
3.“用户反馈”要有意识引导用户反馈具体问题,避免过度发散。可采用反馈前/中/后引导用户给反馈问题打tag作分类等方式,例如产品建议和bug反馈属于不同的反馈分类就要区分。这让反馈可理解,还节省整理的时间成本。
第二,直接集成第三方用户反馈SDK,使用专业的第三方反馈组件,更高效的查看、处理用户反馈信息。不过,第三方反馈组件的使用也有技巧。
1.注意利用标签,对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类,做结构化整理。
2.用户反馈的形式要多样化,除了文字反馈,最好能支持语音、截图等富媒体形式。
3.添加实时推送功能,实现用户反馈信息即时通知。友盟用户反馈新版的用户,就可以通过友盟统计客户端,随时随地收到用户反馈的推送通知,而用户也能实时地收到App客服的回复通知。
4.关注各大应用市场的用户评论,不漏掉来自用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