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王哲:7年Cocos,又重新站在了一个新起点

2017-12-04 10:17

文/手游那点事欣欣

成立七年,拥有100多万注册开发者,超过20万月活跃开发者,国内游戏引擎市场占有率45%稳居第一,全球占有率18%位列第二,这就是Cocos引擎。从2010年Cocos2d-x诞生,到今天宣布拿下赛富基金数千万pre-A轮融资,这家企业在引擎市场一向极具实力却又非常低调。

而正值Cocos拿下融资、重新起航之际,作为Cocos创始人的王哲,分享了Cocos七年发展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和那些亮眼的数据一样,十分精彩。

碰到陈昊芝

“创业初期什么都不懂,只是走一步看一步”,而王哲的第一步是遇到了陈昊芝。2010年年底,还是纯粹程序员的王哲在陈昊芝旗下的Cocoa China论坛中发布了引擎Cocos2d-x,引起了陈昊芝的高度关注。随后两人相约在厦门一家路边的海鲜大排档,没想到一拍即合、共同创业的故事就这么戏剧性地在饭桌上敲定了。

“其实那个时候很多人找我一起做引擎,但为什么最后一下就选择了跟昊芝一起做呢,因为他当时自己也是创业者,他是作为一个老板来找我谈的,我能看到他身上的激情,和其他大公司高管不一样。

实际上,这个看似巧合的相遇,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当时触控的《捕鱼达人》需要移植安卓版,Cocos能带来技术层面的帮助;而相反Cocos则需要一个爆款游戏来验证这个引擎,双方都处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

在之后的发展里,陈昊芝一直给Cocos的成长带来了战略上的帮助。“我们俩其实是很互补,他懂商业,我懂技术,虽然我们经常互相给对方挖坑,但他真的教会我很多东西。”

“很多人说昊芝是连续创业者,没有大成,只有小成。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有些人一把就上去了,表面上看很成功,但未必对底层商业逻辑有深刻理解,有时候可能只是运气好。但昊芝每次浪潮都能抓上一把,是因为他真的对商业理解很深,我很佩服他这样的水平。”王哲说。

很遗憾,王哲与陈昊芝一直缺少一张合照

曾经的“终点”:被触控100%并购

2010年的“大排档会谈”确定了Cocos引擎被触控招至麾下,而这同时也为2012年被触控100%并购埋下了伏笔。

在2010—2012年之间,Cocos在保证原本的Cocos2d-x的基础上,开始支持HTML5等新平台。直到2012年触控提出100%并购的想法,王哲并没有多大犹豫就答应了。“其实当时决定百分百并购的时候,觉得这一切都很自然。昊芝最初战略投资,目的就是为了并购。但这个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看到终点了,在我看来,这既然是终点,那就朝着终点去好了。”

并购给Cocos带来了更庞大的资源和资金链,也将其送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Cocos引擎在国内占有率达到峰值70%。作为一家原本就在引擎行业中占据市场先机和红利的公司,经过沉淀后它已经在市场稳稳地拿下头部份额。王哲在专访中也谈到了那个阶段的引擎市场:“实际上后来有一些开源的引擎,技术上可能做得比Cocos还要好,但他们已经超不过Cocos了,因为我的用户基数放在这里,那么多人用,不断在论坛上反馈需求和bug,就算我们再笨,跟着用户反馈来迭代也能稳稳地占住这个市场。”

触控的这一次100%并购确实给Cocos抢占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和支持,也帮助其真正甩开了竞争对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没有触控可以说也不会有今天的Cocos。作为引擎研发团队,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开发,而且回报慢。“如果换作是其他老板,一看Cocos不赚钱,可能早就干掉了。”

不料2014年触控遭遇上市阵痛,Cocos出现震荡

陈昊芝和王哲的共事也不是一直都那么顺利,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分工明确、策略清晰,但在重大事件上难免出现分歧,这对早已捆绑在一起的触控和Cocos多少有些影响。

2014年4月触控正式向美国证监会SEC公开提交上市申请。5月,企业决定延缓上市。这给当时兴致勃勃的触控员工泼了一盆冷水,再加上上市前触控内部高管成员的变动,更让不少员工有了异心。

就在触控准备上市的时候,陈昊芝做了一个让王哲等高管颇为不解的决定。他请了许多职业经理人进来,分管各个部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降高管。这件事情后,王哲的心态开始出现摇摆,甚至在外面注册了新的公司,底下的员工也出现了“反正看王哲你怎么决定了,你走我也走”的声音。而为了暂时回避这个问题,王哲选择了去美国“休息”一段时间。

空降高管的做法让已经决定延缓上市的触控,内部出现了一些混乱,陆续出现人员流失,当陈昊芝需要一些忠诚的元老帮他把公司做起来的时候,发现身边没有太多可用的人。

于是陈昊芝辞退了一部分空降的高管,给远在美国的王哲打了电话,让王哲回来,王哲便结束休息回到国内。“当时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那么多年的事业和感情在。”

2016年Cocos陷入低谷,王哲用“一封信”稳住了军心

经过2014年的那次内部人员震荡之后,Cocos又重新投入到原有的业务当中,然而当时的Cocos Studio编辑器却一度陷入尴尬,随着编程技术的提升,编辑器底层架构的建立、编程语言的选择、架构的选择等都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使得市场出现了一些对这一编辑器有些质疑的声音。

2015年下半年,Cocos正式开始做Cocos Creator编辑器,计划在2016年3月左右开始推出市场。“但是那个时间点,相当于是整个Cocos最低谷的时候,因为之前一系列不太好的体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口碑,而新的编辑器,又要再憋几个月才能出来。”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王哲在公众号上给“Cocos的朋友们”写了一封信,引发了不少开发者的点赞。“我是Cocos引擎创始人王哲,这是我五年以来第一次向所有用户写信……”

这封信写了2015年Cocos在引擎和开源社区上所做的所有努力,以及引擎在畅销游戏、休闲游戏、独立游戏、3D和VR游戏上的突出成绩,除此之外,也预告了Cocos将在2016年推出的新编辑器Cocos Creator、强化技术支持、以及继续深化手机页游的业务等等。因为这一次的“对话”,挽回了不少开发者和员工对Cocos的信心。

程序员王哲与CEO王哲

“Cocos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不挑的。”在过去的7年间,王哲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一个纯粹的程序员,变成一个肩负使命的企业CEO。

“对我来说,走CEO的路线,不仅需要涉足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商业的战略思维和能力,需要获取信息、过滤信息、做出决策、博弈、等待结果。然后再如此循环往复。所有的选择和努力结果都带有不确定性。而做程序员不同,你是跟机器对话,一旦出了错,99.9%都是你的错,你只需要退回去检查修改就好了。

尽管在转型CEO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但王哲一直在努力地完成Cocos需要他做的事情。与各个合作伙伴保持紧密联系,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拜访5家公司,晚上到宾馆直接趴倒在床上;经常出差谈商务,王哲这几年已经飞了4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0圈,或者是从地球飞到了月球的距离。王哲努力地在他Cocos公司CEO的职位上做出一些成绩。

在学做CEO的过程中,王哲向陈昊芝学了很多,但有一个坚持却是和陈昊芝不太一样。陈昊芝在每次创业的时候都会找一个对行业最了解的合伙人来联手。而7年过去了,站在王哲身边的很多都还是当初的那帮人,甚至和合伙人林顺,已经有十几年的交情。“我很珍惜这个团队,对我来说公司发展可能会慢,但始终还是这帮兄弟,他们的能力可能会跟不上公司的发展节奏,但在多数情况下我愿意等。”

7年时间:Cocos又重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王哲、陈昊芝、林顺这一帮人在Cocos引擎上花的时间精力超乎想象,7年不断打磨,尽管走过弯路、经历过阵痛、也遇过低谷,但因为他们的坚持,Cocos在国内游戏引擎市场中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而现在,拿下这轮pre-A融资之后,Cocos又重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2010年Cocos2d-x诞生;
2011年王哲和陈昊芝促成了触控投资Cocos;
2012年引擎开始支持HTML5,同年获得触控100%并购;
2014年迎来Cocos最鼎盛的时期,拿下国内引擎市场的70%份额;
2015年建立子公司触控未来,扩展引擎教育培训业务;
2016年推出第二代编辑器Cocos Creator;
2017年Cocos引擎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公司数亿估值;

Cocos站在新的起点,不仅仅只是因为开启了融资,而是他们真正想清楚了在商业化道路上要怎么走,而“商业模式”也正是当下引擎市场竞争的核心点。

cocos联合创始人林顺

“Cocos团队现在有近百号人,其中多数人做引擎和配套商业服务,另外一部分同事做自研游戏。我们在今年春节前后有了融资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Cocos Creator的市场反响很好,HTML5的大环境也越来越明朗,不融资感觉对不起这个浪潮,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始想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什么。”

对一直信奉“技术改变世界”的王哲来说,Cocos的未来不只是要做好3D和编辑器这么简单,“商业成功,作为一家公司首先要能赚钱;市场成功,能拥有大量用户并被用户所认可;企业价值,则首先是对社会有价值,做一些对社会有推动作用的事情。”

cindy

cindy

QQ359859595

评论已关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