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被质疑到真香,《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大IP+硬核小众玩法”的改编思路是否可行?

2020-05-07 10:20
来源:手游那点事

文|手游那点事|shadow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电影在全球的影响力相信无需笔者赘述。作为享誉全球的大IP,国内自然也有不少该系列的忠实粉丝。

所以当网易正式公布其正版授权的《哈利波特》手游时,笔者以为国内粉丝群体应该会十分欣喜,毕竟目前国内这个IP的手游产品尚属空缺状态。

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这款名为《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以下简称《哈利波特》手游)的游戏,尽管还没正式上线,其正式服当前在TapTap上的评分却只保持在了7分以上的水平。

这一次,许多玩家将矛头指向了游戏的玩法,大量评论对网易将《哈利波特》手游做成CCG表示失望。在玩家反对卡牌玩法的同时,要求将游戏做成MMO的呼声却意外地高。

在评论里,不少玩家已经设想起了自己心目中的霍格沃兹,但总结起来,其实还是当前手游MMO比较主流的那套玩法。至于玩家为何希望《哈利波特》是一款MMO,评论里也给出了答案,那便是他们希望这是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魔法世界。

遗憾的是,至少目前《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作为一款CCG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只是,这款游戏真的无法让粉丝满意吗?

12月23日,游戏开启了iOS版本的首次小规模测试。就当前测试服9.3的高分来看,说明还是有不少玩家对这款游戏真香了。

两者的反差,颇有种故事里不被看好的主角逆袭成功的感觉。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款《哈利波特》手游,到底凭借那些品质让玩家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一、霍格沃兹又开学了,这次主角是你

《哈利波特》手游的故事发生在霍格沃兹大战十年后的魔法世界,这次故事的主角由玩家担任。游戏为了能让系列粉丝找回最初的感动,在游戏开始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将电影里哈利入学时的整个流程几乎都复刻了一遍。

比如海格在一开始会骑着飞天摩托亲自为玩家送上录取信,为了增强玩家的代入感,游戏还在这时加入了QTE互动,玩家需要自己点击屏幕打开信封。

接下来的剧情是玩家和海格一起乘坐地铁到对角巷置办入学用品的剧情,这里的对角巷同样需要玩家点击屏幕三次控制海格敲击墙壁进入。

对角巷的布局也几乎和电影中的场景一样,摩金夫人长袍专卖店、奥利凡德魔杖店、古灵阁都有出现。有趣的是,在玩家选择魔杖环节,游戏还特意还原了电影里哈利挑选了三次才找到合适的魔杖的情节。

除此之外,包括随后找不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在成年后的哈利的指引下才顺利搭上前往学院的火车,以及正式到达学院后在礼堂举行的分院仪式等。这一整个“入学流程”走下来,赚足了老粉丝的情怀分。

当然,情怀成分不止体现在游戏开局,而是贯穿在整个游戏的各个方面,与剧情和玩法相结合。例如在第一堂魔法课上,游戏借玩家的幻想再现了哈利三人当时在洗手间与巨魔对决的场景。

抛开情怀成分不谈,《哈利波特》手游也有值得一提的亮点。

比如在美术风格方面,游戏采用了当前手游市场比较少见的欧式复古绘本画风,虽然看起来略显怪诞,倒也挺契合IP的风格。

同时,网易还为每一张卡牌都添加了Live2D效果,将电影中各种神奇生物和魔法,用一种更加生动形象的方法展现在玩家面前。

至于先前被玩家抵制的卡牌玩法,测试服里玩家给出的评价可以说有了不小的反差。这一点,和网易对传统CCG玩法的改进不无关系。

二、如何让卡牌与《哈利波特》搭上边?

本质上,《哈利波特》手游的核心玩法还是没能跳脱传统CCG的那一套规则。

游戏里,玩家的卡牌被划分为即时卡(魔法)、驻场卡(神奇动物)、伙伴卡三种;卡组可携带共计8张的即时卡和驻场卡,以及3张伙伴卡。另外,这些卡牌都是可以升级强化的。

其余规则也和传统CCG大抵相同。不同的是,《哈利波特》将传统的回合制玩法改成了带有即时性质的半回合制玩法,无论是PVE还是PVP,敌我双方的行动都是同时进行的,卡牌的使用只受魔力限制,而玩家最多能拥有10点魔力,魔力会随时间恢复。

另外,代表玩家的角色也会加入到战场与敌人进行战斗,除了利用卡牌施展攻击之外,玩家还能进行普攻和移动,不过移动只能通过移动指令卡牌下达,初始为15张。

如此一来,战场不再是摆设,玩家的走位和施法操控也成了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网易通过将回合制对战改造成半回合制、并让玩家角色成为能够影响战局走向存在的做法,让之前普遍质疑《哈利波特》该如何与卡牌玩法相结合的玩家看到了两者结合的可能性。

为了让玩法更好地与IP相契合,游戏还很注重对仪式感的强调。

例如PVP玩法就是原著中的巫师对决,玩家在开局前,人物角色都要举起魔杖互相鞠躬后往回走等。

除了核心的卡牌玩法之外,游戏还为玩家提供了具有Roguelike属性的禁林探险玩法,以及具有社交属性的舍友和舞会玩法。

就当前的体验来看,《哈利波特》与CCG的结合,绝不像玩家担忧的那样,会给人两者不搭边的感觉。这或许正是得益于游戏对传统CCG玩法的改造以及对仪式感的强调,使得卡牌对战玩法与IP的结合度有了一定的提升。

三、“大IP+硬核小众玩法”,一次不一样的改编尝试

我们或许无从得知,网易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才把《哈利波特》这个如此之大的IP与CCG这种相对硬核和小众的游戏品类相结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网易正在尝试探索大IP改编手游的新思路。

在手游逐步迈向精品化道路的当下,许多大IP 改编手游却并不怎么注重本身产品质量,无数粉丝看着自己心爱的作品沦为消费情怀的换皮作品。

当然,这里必须强调,并非说CCG就是最契合《哈利波特》手游的玩法。如果将《哈利波特》手游改编成评论区里呼声较高的传统MMO,说不定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人表现。到底何种玩法更胜一筹不是笔者想要谈论的话题。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网易在《哈利波特》改编手游上所做的差异化尝试。此次,网易将大IP与相对硬核与小众的玩法结合,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当前市场主流大IP改编手游的新道路。

同时从前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无论是欧式复古绘本的美术风格,还有半回合制的CCG玩法,这些在当前的手游市场还是较为少见的,这也就使得游戏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与市场上大多数产品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隔度。

设问,如果要将《哈利波特》改编成MMO,网易是否有这个能力?答案不言自明,在这个品类里,网易已经有多款产品足够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哈利波特》与MMO的相性如何?这个问题,玩家在评论区的设想也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但《哈利波特》手游还是被改编成了CCG。从结果来看,正如笔者前文提到的,比起合不合适,网易这次似乎更加看重差异化。这套“大IP+硬核小众玩法”的新思路到底可不可行目前无从定论,但从测试服玩家的反馈来看,他们其实乐于见到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此次的《哈利波特》手游更像是一款具有探索性的作品,无论未来表现如何,有厂商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对玩家和市场来说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结语

总的来说,《哈利波特》手游如今测试服依旧保持在9分以上的成绩,说明游戏确实有过人之处。只是卡牌玩法到底能不能取得更加广泛的认可,仅靠测试服的表现就想妄下结论显然不够理智。

抛开CCG玩法本身的硬核和小众不谈,还有平衡性这个大难题在制约着游戏的发展。此外,如何把控游戏平衡与原著粉丝对各类卡牌强度的期待,成了粉丝向作品在处理平衡性问题上的额外负担。

目标受众明显的IP改编作品搭配同样较为核心向的游戏玩法,意味着游戏会限极大地降低非粉丝群体和轻度玩家入坑尝试的可能,同时过于硬核的玩法还会进一步筛选掉粉丝群体中的部分轻度玩家。这两点,对于《哈利波特》手游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致命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国内缺乏一款能够满足粉丝需求的《哈利波特》手游,是粉丝的唯一选择;此外,玩家对于硬核小众玩法的接受度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年内就有一个十分不错的例子,同时结合前文来看,这款游戏的卡牌对战也有一定的亮点。

《哈利波特》手游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而网易这种“大IP+硬核小众玩法”的尝试能否成功,同样需要时间的考验。如果这种做法能够得到市场的回应,粉丝群体或许可以期待一下今后许多大IP改编作品的变化。

Ben

Ben

线上线下专访、稿件发布合作请联系QQ或微信:328624956

评论已关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