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手游那点事水棱
2014年是移动游戏高速发展的一年,行业的火爆不仅仅体现在市场规模和和产品数量上,更体现在资本的运作上。手游那点事特意为大家统计了2014年中国移动游戏的资本运作并作出了分析,可以总结为:手游版权化、产业链化、全球化以及融资并购化。
一、版权化:资本扎堆IP市场,千万级IP不在少数
如果2013年是手游的元年,那么2014年就一定是手游IP的元年。本年度资本也扎堆在IP上,过千万版权费的IP的不在少数。而拥有版权优势的产品和厂商就拥有先天优势,IP的嵌入可以从上游直接形成差异化和排他性,同时免去了大量的用户教育成本与品牌认知,一举多得。版权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影视类(好莱坞、迪士尼为首、短期热门影视次之);
2)动漫类(日漫受众最广、港漫台漫美漫为细分);
3)游戏类(任天堂、卡普空、科纳米为首,《魔兽世界》、《英雄联盟》不遑多让);
4)文学类(金庸为长,唐家三少、西红柿新锐,起点网文独树一帜);
5)体育类(足球篮球为首,网球赛车小众市场);
6)网络文化类(暴走漫画,有妖气为老牌,新内容引爆点可人为炒作)。
二、产业链化:上下游厂商抱团取暖,大公司控制产业链
移动游戏中终端硬件、芯片刷机、内容生产、渠道发行、平台用户等都是关键的产业链节点,包括技术引擎、媒体渠道等同样如此,所以,仅依靠单一业务线的公司可以在2014年生存,但是很难壮大和持续发展成更大规模和体量。
因此,综合实力过硬,能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的企业在2014年成为龙头的有力竞争者。直接表现为移动游戏实现跨业整合,上下游抱团合作甚至融合。
产业链化的典型组合表现为研发运营发行实行一体化。在产业链中最核心三个环节之中,能够形成两两组合或者三位一体的都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中国手游、掌趣科技、触控科技和热酷等产业链完成度相对较高的企业在2014年即表现出这种强竞争力。随着端游公司逐渐发力,Forgame港股上市,游族借壳成功,2014年游戏行业在移动端的争夺门槛持续升级。
三、全球化:苹果与谷歌成资本流通最大推手
移动游戏海外出口成为热潮,主要得益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在全球范围内的渗透率和覆盖面。随着大量企业快速走向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港澳台、包括巴西俄罗斯等地发行获益。海外发行渠道的搭建与发展会是大公司树立全球品牌形象的重点,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快速增加自己收入的热土,移动游戏资本全球化流动将越来越明显。
四、融资化:收购融资成常态,业绩承诺控难兑现
2014年部分A股公司收购的手游公司2015年、2016年业绩承诺
根据手游那点事对2014年所有并购案例分析,中国A股公司今年完成了38起并购案,比13年多16个,总金额达到306.48亿元,而2013年仅168.9亿元。而这还仅仅是冰山水面上的一角,包括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巨头,网易、畅游、完美、盛大等大型上市游戏公司,中国手游、触控科技、热酷等垂直手游公司、以及Forgame、墨麟、游族等页游公司都在冰山水下的投资市场刺刀见红,相互博弈。从行业层面来看,通过资本介入,快速展开移动游戏产业链布局,丰富自身核心竞争力,规避单产品风险和单业务风险都是中国移动游戏市场竞争资本化的信号。
A股市场对移动游戏的投融资活动通常有三种目的:一是投资方通过收购多家移动游戏公司,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从而依靠游戏业务赢利;二是非游戏业务型公司的跨界投资,希望借助移动游戏市场短期内可快速增长的爆发力获得赢利,甚至帮助母公司扭亏为盈;三是通过入股移动游戏公司或出售移动游戏公司的方式,拉高股票价格并且美化财务业绩。此类公司主要根据自身赢利状况进行决策,难以判断其是否会长期支持移动游戏业务的发展。
结语
被收购的多数中小手游企业,为了获得高估值,移动游戏公司常常给出超乎想象的业绩承诺。从国内手游行业即将面临的新常态来看,这些业绩承诺恐怕大部分难以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