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日本昭和年代战后体现的人文情怀并不能掩盖它犯下的滔滔罪行。)
日本的昭和时代是一个激荡的年代,前期大举侵略中华,战败后陷入冷战期,后期却又与中国进入蜜月期。(奥特曼承包了多少人的童年时光~)昭和风格因为历史原因,必然会引起国人不满。但是不可否认,相较于现在这个混乱颓废的日本,日本的中老年一辈更怀念战后的昭和时代。
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无限向往探索未知世界和宇宙,人文关怀气息浓厚,“既不过度崇洋媚外,也无反人类的军国主义,更不像今日的日本弥漫着一股消极、固步自封的死气”。
有时候,人们称之为最幸福的岁月往往也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是美好的。
日本人怀念昭和时代豪情万丈的男人、贤淑坚韧的女人。以吉永小百合为代表的健康明丽女神范和以高仓健为代表的英气俊朗形象,放到今天依然不过时。看看现在的日剧牛鬼蛇神当道,霓虹人民真是谜之审美走向……
昭和时代的女神,传统与潮流碰撞的产物。(摄影by秋山庄太郎)
就连日媒也深表赞同并列出了昭和年代与平成年代偶像八大不同:
这个时代人文思潮发生激烈碰撞和革新,歌曲风格也是种类繁多。它们有共通之处:洗脑神曲,旋律朗朗上口,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愈发经典、不可替代。
昭和时期的音乐,有时总会让人联想起民国时期上海滩的音乐,都是历史留下的宝贵回忆~
美人在畔,歌谣相伴,昭和时代的日本风情显得更加精致唯美。浮世绘画家TsuchiyaKoitsu笔下一幅幅端庄华美的和风绘画就是栩栩如生、宁静祥和的“昭和日本”。
这个时代,送拉面的小哥是酱紫的:(这挂开得比印度阿三还6~)
这个时代,孩子们能轻易买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东西:(细思极恐)
非洛滂(兴奋剂):
信纳水(麻痹神经的有机溶剂):
这个时代,民风逐渐开放,两人相互爱慕走入爱情的殿堂而不是为家族牺牲走入婚姻的坟墓。1965年后,恋爱结婚的比例终于超越相亲结婚的比例。(心疼单身狗三秒钟~)
神奇的是,女权的思想也开始萌芽。女性杂志探讨的不再是伺候公婆和丈夫,而是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体如何与婆家人打交道。
遗憾的是,明明许多日剧电影都在呼吁女权,但是直到今天日本女性的地位依然低于男性。
但昭和时代的人情来往绝对是最温暖的。这家刚买了电视机,隔壁几户邻居就会捎带甜点去看节目;家里的老人小孩生病了,全村的人动员起来找医生;偶尔晚餐多了个肉菜也要给相好的邻里分一些;在外面被欺负了全村的大叔给你撑腰……
就像电影《岁月神偷》中描绘的9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一巷子的人会为你的出息欢呼,为你的求助奔波,为你的不幸悲伤。虽然贫穷如影随形,但人与人之间流淌着脉脉的温情。
就像许多以昭和时期为背景的影片:《起风了》、《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铁臂阿童木》等,希望、团结、奋斗是永恒的主题。
就像他们那些带有浓浓昭和气息的游戏作品:《关东煮》、《昭和盛夏祭典故事》、《昭和零食店的故事》、《昭和杂货店物语》等,虽然什么特殊的东西都没有,但一颗糖果、一个玩具就能让大人孩子开心一整天。
《昭和杂货店物语》甚至推出了续作《昭和杂货店物语2》并且大受欢迎。很难想象这种玩法简单的日式放置类游戏也有不小的市场,或许是因为人们总是怀念失去的东西。
《昭和杂货店物语2》的故事依然从60年代的昭和时期讲起:老奶奶在街边开了一家古旧的杂货店,经营各种糖果、小玩具以及服装。每天的货柜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捏着1元的流鼻涕男孩、脾气好不挑食的小胖子、经常补习的“有钱人家小孩”、受男生欢迎的高额头小美女……
玩家参与互动的方式就是帮助太郎的奶奶进货出售糖果和玩具、升级店铺、扭蛋抽奖。情节没有大起大落,推动剧情发展完全依靠太郎与奶奶的书信往来。古朴温馨的书信内容在忧伤的BGM烘托下也带着淡淡忧伤……
图鉴收集既是游戏的特色也是催泪点之一。夏天代表食物刨冰、搞怪的变身眼镜、醋海带、红白游戏机、庙会水风船……许多细节需要用心去感受,这充满昭和怀旧气息的独特氛围啊~
虽然游戏性单调无聊,但是场景、内容与音乐细腻动人。真的好想老了以后,也开个这样的杂货铺,养一只狗或一只猫,坐在榻榻米喝着热茶,闲看街上人来人往。
(游戏iOS下载地址)
(游戏Android下载地址)